<ins id="5a0p6"><video id="5a0p6"></video></ins>
      <menuitem id="5a0p6"><video id="5a0p6"></video></menuitem>
      <ins id="5a0p6"><option id="5a0p6"></option></ins><ins id="5a0p6"></ins>

    1. <ins id="5a0p6"></ins>
        <sup id="5a0p6"></sup>

        <tr id="5a0p6"><small id="5a0p6"></small></tr>
        保山全力構建內外發展新平臺——“絲路永昌”再起程
        DATE:2017-06-01    查看次數: 6641
        T 瀏覽字號

        初秋時節,位于緬甸曼德勒省西南部繆達工業園新城內,投資40億元、占地1905畝的保山曼德勒繆達經貿合作區正在抓緊建設標準廠房。

        今年5月8日,保山市政府與緬甸克欽邦政府簽署了《合作諒解備忘錄》,目前正抓緊簽訂《項目合作協議》,其中騰沖猴橋—緬甸甘拜地特色口岸小鎮項目已先期啟動。

        近年來,保山市圍繞構建“絲路永昌”開放體系,主動服務和融入“一帶一路”“孟中印緬經濟走廊”建設,積極構建保山到曼德勒之間的“一線兩園”內外發展平臺,推動保山在云南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建設中先行先試、走在前列。

        通暢、開放、包容、溫潤的保山,正沿著古老的南方絲路,執韁躍馬,再起征程。

        打造開放平臺

        保山地處滇西咽喉,與緬甸相鄰,歷來是我國面向西南開放的重要門戶和樞紐。2300多年前,我國第一條國際商道南方絲綢之路穿境而過,中國的絲綢、茶葉、瓷器等沿這一通道源源不斷地輸往沿途各國。

        為積極服務和融入國家“一帶一路”建設,保山將區位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認真謀劃“一線兩園”內外發展平臺?!耙痪€”即保山到緬甸曼德勒的交通網絡,“兩園”即境內的保山工貿園區“園中園”、騰沖邊境經濟合作區“園中園”和境外的緬甸保山曼德勒繆達經貿合作區、保山密支那經濟開發區。

        “把保山工貿園區‘園中園’、騰沖邊合區‘園中園’作為境內產業集聚的重要載體和平臺,把曼德勒繆達經貿合作區、密支那經濟開發區作為融入‘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支撐點,能夠解決出口產品緬甸原產地問題?!北I绞泄ば盼魅蝿⒅竞硎?。

        目前,曼德勒繆達經貿合作區已經取得《企業境外投資證書》和《境外投資備案證》,獲得緬甸投資委員會的投資許可證,規劃用地1905畝,計劃投資40億元,已取得土地開發權并啟動一期項目建設。據介紹,一期項目建筑面積約12萬平方米,已完成標準廠房改造4000平方米,另有8棟標準廠房正在進行基礎施工,深圳龍源鞋業公司等4戶國內企業已入駐園區。借助曼德勒區位優勢,建設倉儲國際中轉站,以制造到服務為一體的曼德勒繆達經貿合作區作為國際產能合作的重要載體,為國內產品進入國際市場提供便利,對于促進聯盟企業外向型經濟發展提供遼闊的疆域,努力打造集生活、工作、娛樂及投資為一體的國際化可持續發展的工業新城。

        據介紹,曼德勒繆達經濟貿易合作區由保山市政府工貿園區負責投資,建設高標準工業廠房及附屬配套設施,建成后統一服務管理,同時配套專業服務機構,讓企業放心入駐、安心生產。目前,園區已制定了企業入駐、物流運輸、審批服務等相關招商優惠政策。

        與此同時,密支那經濟開發區的各項工作也在緊鑼密鼓。目前,規劃用地19.23平方公里的密支那經濟開發區有望年內開工建設。

        為加強互聯互通工作,保山市成立了“對印對緬合作交流辦公室”,配有5名接受過印地語、緬語培訓的干部,強化交流合作。

        形成產業集群

        2016年5月以來,保山市堅持以問題為導向,按照“政府引導、市場主導,產業集聚、共建共享”的原則,先后制定各縣(市、區)與保山工貿園區共建“園中園”、創新園區管理機制、工業聚集化發展和項目建設管理辦法、打造招商引資示范區等實施意見,在保山工貿園區規劃5個3000畝至7200畝不等,總面積2.3萬畝的“園中園”,重點發展電子信息、裝備制造、硅基產業、生物資源加工、機電加工五大產業集群。

        “園中園”實行“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標準”,由各縣(市、區)與保山工貿園區共同建設。各縣(市、區)負責“園中園”內部基礎設施、標準廠房等建設,保山工貿園區負責外圍水電路氣通信等基礎建設?!皥@中園”的產值、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等經濟指標歸各縣(市、區),除教育費附加、排污費、污水處理費外的稅費和政府性基金收入歸各縣(市、區)所有,“園中園”的管理權屬由市人大通過的《保山工貿園區“園中園”管理辦法》予以明確,50年不變。

        眼下,“園中園”經濟發展模式在保山得到強力推進,呈現出“1+5>6”的聚集效應。2018年,保山工貿園區被列為全省重點打造的10個千億級園區之一,“園中園”累計征地3.9萬畝,完成非電工業投資296.1億元,融資到位資金110.8億元;共簽訂協議214個,擬投資728億元,投產90個,正在建設38個,用工近2萬人,在取得經濟效益的同時也取得較好的社會效益。

        在“園中園”建設中,保山市始終堅持正確處理好經濟發展同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決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去換取一時的經濟增長。一方面,嚴格參照國家發改委《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操作,著力引入“鼓勵類”產業,拒絕引入“限制類”產業。另一方面,全力推進中心城市市政建設和生態建設,同步規劃建設萬畝青華海生態濕地恢復、萬畝生態觀光農業園、萬畝東山生態恢復“三個萬畝”生態廊道工程開展生態修復,力爭以最好最美最亮最綠最凈的城市環境,吸引更好的產業、企業、人才、管理進駐保山。

        優化營商環境

        為加快融入“一帶一路”建設,保山市通過編制一系列規劃,明確了保山主動服務和融入國家重大戰略建設的總體思路、戰略定位、主要任務、工作措施。實施“‘51+49’混合所有制股權方式、 ‘10+3’PPP融資方式、‘5+8’標準廠房租購、 ‘30+37’電價優惠、‘5+5’購房扶持、‘1+5’共建共享發展機制”招商政策,切實做到精準招商、科學招商,奮力推動招商引資工作實現新突破。

        好機制催生好業績。2017年,保山市成功引入中科鋼研、通威集團等一批大型知名企業,簽約重點產業招商項目95個,引進市外到位資金800.6億元,增長24.6%。

        保山市堅持把轉職能、轉方式、轉作風作為優化營商環境的突破口,對關系保山經濟社會長遠發展的“四個重大發展項目”實行市級領導掛鉤負責制,出臺對各縣(市、區)“園中園”考核評價辦法,每周一調度、每月一通報、每季度開展一次工作述職和督導督查述職,其中“園中園”建設由市委主要領導掛鉤、政協主席負責督查,對五個“園中園”的建設情況進行排名并在《保山日報》公開。

        市級行政審批項目從286項精簡到116項,出臺《保山市開展為民辦事“一次辦結”試點工作實施方案》《保山市“多證合一”改革方案》等提高行政效率9項措施,開通“12310”“放管服”改革專線投訴電話,出臺“最多跑一次”事項清單,全面推行企業、群眾辦理事項“一次辦結”和“最多跑一次”。

        目前,保山市本級已有75個事項、縣(市、區)100項左右事項納入“一次性辦結”范圍,一次辦結累計43萬余件,辦結率100%,全省營商環境2017年評估綜合得分保山居全省第一。

        “2017年,保山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增加值分別增長16.4%和14.1%,GDP增速連續三年居全省第一。今年上半年,保山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增加值增長18.6%和15.1%?!眲⒅竞f,隨著“一帶一路”建設和云南省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建設的深入推進,保山已經形成了對外開放合作的新格局。

        “一線兩園”,開放發展;“絲路永昌”,步履鏗鏘。

        © 2018 All Rights Rserved 保山產業投資管理有限責任公司版權所有
        滇ICP備18007081號-1公安備案號53050202000113 關注我們
        0875-2229513